農曆新年準備好禮物了嗎?即刻訂購享受最抵價格

media

《舌尖上的中國》裏第一個出場的、恐怕也是最傳奇的食物,就是出産自雲南的松茸。從雲南人見了就恨不得一腳踩死的“臭雞枞”,到如今風靡世界的“菌中之王”,短短二十幾年,松茸演繹了一個個傳奇與神話。


中國與日本:冰火兩重天


松茸又名松口蘑、松蘑,起源于雲南的香格裏拉到西藏一帶,並由此爲起點,傳入北美,經過朝鮮半島傳到日本和東亞,或由地中海沿岸到達歐洲。陳仁玉《菌譜》載:“松蕈,生松蔭,采無時。凡物松出,無不可愛,松葉與脂、伏靈、琥珀,皆松裔也。昔之遁山服食求長年者,舍松焉依,人有病,漫濁不禁者,偶啜松下菌,病良已,此其效也。”

松茸在中國生長了至少有幾千年,一直默默無聞。在日本人發現松茸之前,香格裏拉漫山遍野都是松茸,又叫剝皮菌,扒開皮,白白的,像個小娃娃。當地人不愛吃,覺得有股難聞的藥味,給它取了個名字叫“臭雞枞”。雲南人在餓極了的情形下,甯肯去吃松樹尖、白泥巴,也不碰松茸。也有人說它刮油,本來肚子裏就沒多少油水,這一刮就更難受了。

在日本,松茸卻是“神菌”,極其珍貴,尤其是一朵傘蓋欲開未開時的松茸,是獻給貴族的禮物。對日本人來說,松茸是專屬于秋天的食物。“剛采下來,用松枝火烤食,有來自深山的松樹林味,秋高氣爽之日,攜好友散坐于林邊草地,紅葉漫天,野花發生,滄桑之感油然而生。”


松茸的傳奇


傳播到日本的松茸,最初出現在《萬葉集》(789年)中采摘松茸的和歌:“這不是夢/松茸成長/在山腹。”

據此算來,日本人吃松茸至少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傳說廣島遭原子彈轟炸後,松茸是廢墟上第一種生長出的菌類,複蘇速度超過當地所有植物,日本人由此更加相信松茸的食補價值,抵禦輻射,治療糖尿病,抗癌,還能壯陽。

另有一則傳說講,有一受原子輻射的日本人,來到雲南深山住了三四年,竟依然健康,回日本經過檢查,此人已找不到受輻射汙染的痕迹。日本、美國專家立即聯合組成考察組,跟蹤他來到雲南深山,尋找到此人曾食用的蘑菇,經過研究,其中多種蘑菇中含有防癌、治輻射的作用,其中以松茸爲最。當時的此論,首先被日本政界要人得到,作“絕密”處理,同時,到中國大量進口松茸,以供上層作保健食品,漸漸地一股強勁的食用野生菌熱在日本興起。

雖然“二戰”之後,日本森林失去了90%的松茸産量,盡管他們的森林保護得很好。但日本人有錢,所以全世界90%的松茸仍然是在日本消費掉的。


在雲南,原來的松茸也就幾毛錢一斤,自從日本人開始大量從中國進口松茸開始,價格飙升,《舌尖上的中國》裏面講:“……松茸保鮮的極限是三天,商人們以最快的速度對松茸進行精致的加工。這樣一只松茸,在産地的收購價是80元,3個小時之後,它就會以600元的價格出現在東京的超級市場中。”而在中國大城市的餐廳裏,一份碳烤松茸價格也能達到'1600元之巨.


Comments: 0

No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can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