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有關黑松露的記載來自公元前350年。當時古希臘哲學家說它是奧林匹亞山上的朱庇特神用雷電擊打土壤創造的。它無根、無莖、無葉卻能生長發育,曾經是自然界的一個謎。种類約有30多種,其中白松露,黑松露是最美味的。通常松露的外觀是不規則形的球狀,有的小如豆,也有大如蘋果,切開來看裏面猶如迷宮般的大理石紋路。
黑松露生長在深山老林裏中的松、橡等樹下的原生土壤中,與樹木根部共生形成菌根,成熟期在每年冬季的十一月到次年的二月。松露的價格十分昂貴,在歐洲被比喻為可以吃的黑鉆石。松露生於地下,表面沒有任何痕跡。松露成熟時會釋放壹種嗅覺靈敏的動物可以聞到的氣味,在法國,過去人們把豬當作采集松露的得力助手,豬的嗅覺極其靈敏,在六米遠的地方就能聞到埋在數十厘米深地下的松露。但是母豬有貪吃松露的毛病,如果獵人沒有及時攔住,母豬找到松露時會瘋狂地將它拱出吃掉,因此現在很多地區已經用訓練有素的狗來替代母豬獵采松露。
早在2000多年前,地中海一帶的歐洲人就有采食黑松露的記載,那時的人們相信食用黑松露能增添生命活力。羅馬教皇首先引領了食用黑松露的風潮,隨後法國、西班牙等國的王室貴族爭相效仿。數百年來,食用黑松露在歐洲尤其是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貴族中極為盛行,一度成為身份的象征。
過去兩千年裏,黑松露在世界上僅發現於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南部,這是中國人對黑松露陌生的主要原因。上世紀末,中國科學家在喜瑪拉雅山脈的東南地區發現了黑松露的分布,轟動了整個世界。從那時至今中國產黑松露大多用於出口歐美市場。 在東方,一代又一代的口碑傳承讓冬蟲夏草尊享“滋補調理佳品”之美譽;在西方,古希臘與古羅馬時代的地中海人早已知道黑松露具有神奇的作用。中國人享用蟲草的滋養有數百年,而歐洲人吃松露已足足吃了兩千年。由於歷史和文化的原因,今天中國人對黑松露的認識和了解,就像歐洲人對冬蟲夏草一樣,尚處於萌芽階段。其實松露和蟲草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都是昂貴奢華的天然滋補品代表,都有很好的功能表現。在歐洲鮮食黑松露時,先用松露刨將新鮮黑松露切成極薄的薄片,然後與黃油、意大利幹奶酪一起撒在寬面條或者意大利空心粉上,據說味道很棒。法國傳統的食用方法是用黑松露煎蛋,將鮮黑松露切成小丁塊放入雞蛋中攪拌均勻,放置過夜使黑松露的味道充分進入雞蛋液中,然後常規煎炒即可。松露含有礦物質,氨基酸,蛋白質等多種可以治療腸胃不適合營養不良的物質。